機油使用誤區,再不糾正你的車就毀了!

作為老司機都了解,機油相當于汽車發動機中的“血液”,最主要用處是流動于發動機各部件之間,起到潤滑作用,防止部件和部件之間磨損嚴重。
除了這個最主要功能外,它還有一些“附加功能”,比如說冷卻降溫、清洗清潔、密封防漏、防銹防蝕、減震緩沖等用途。更換機油是汽車保養中最為常規的保養項目之一,優質機油除了能保護發動機、減少換油次數外,還能節省汽油開銷。
但是,很多人對機油的使用卻知之甚少,甚至存在一定的誤區,不注意的話可能分分鐘把車毀了!
誤區一:機油變黑就得換
變黑的機油并不意味著已經變質,機油的質量都相當高,能在高溫條件下保持潤滑功能。
一般來說,加入新的機油后,機件上的油泥和積碳等沉積物分散于油中,一定時間后就會導致機油的顏色變黑。有經驗的師傅會通過機油的粘度來判別是否需要更換,而非觀察到機油顏色變黑,就斷定需要更換。
誤區二:跑5000公里就要換機油
在日常保養過程中,一般車輛的保養周期都在3個月或者5000公里,一些德系車則為6個月或者10000公里。很多車主就會按照哪個標準先到就執行哪個標準,其實不然。
機油使用時要注意檢查,一般以3個月為期,過了3個月沒用到5000公里就要檢查機油顏色、黏度等,查看是否變質。還有,在城市里駕車,走到哪里都有紅綠燈,動不動就塞車,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數又不超過十幾公里,這種駕駛法屬于“耗損性駕駛”。在“耗損性駕駛”情況下,建議最好縮短更換機油的間隔時間,才能有效保護引擎。
誤區三:機油寧可多加不能少加
機油量應控制在機油尺的上、下刻度線之間。因為機油過多就會從氣缸與活塞的間隙中竄入燃燒室燃燒形成積碳,這些積碳會提高發動機壓縮比,增加產生爆震的幾率。
其次,機油過多增加了曲軸連桿的攪拌阻力,使燃油消耗增大。
再有,機油加多了會使得發動機內部壓力增加,容易導致發動機密封件滲油。
誤區四:機油粘度越高/低越好
有些車主認為加粘度高的潤滑油可以保護發動機,而有些車主認為使用粘度低的機油可以省油,這些想法都是存在一定誤區的。
為防止發動機內部零件的摩擦,機油必須有足夠的粘度,否則無法在運轉溫度下形成足夠的油膜保護。
只有正確使用機油粘度,才能夠讓愛車達到最佳狀態。自己車的發動機用什么油最好,車輛的使用手冊最清楚。
誤區五:機油只加不換
長時間不更換機油,機油對于發動機的保護能力就會降低,無法良好的對零件的外壁形成一層潤滑的保護膜,機油的潤滑性一旦降低了,就會直接導致零部件磨損加劇。
只補充不更換機油只能彌補機油數量上的不足,不能完全補償潤滑油性能的損失。
機油在汽車保養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,并不只是潤滑那么簡單,所以能夠在使用中避免這些誤區,對于車主來說是很好的保養常識,也只有注意了這些地方,才能延長愛車的使用壽命。
好車的質量固然重要,懂得愛護和保養同樣很重要。希望這小小的常識能幫助您更好地呵護愛車。